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百五十章 帝国迟暮 (3/3)

第二百五十章 帝国迟暮 (3/3)

文/观星的乃粉
智能工厂 | 本章字数:1682.05万字 | | 智能工厂txt下载 | 智能工厂手机阅读
常,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销售了8万册,并且到现在仍在刊印发行,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看着这里面记载着的数据,虽然有着误差,可在大势上也的确如此。一战以前的英国,被众多的鲜花和赞美所围绕,即便是遭遇了与德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那一场战争,国势开始滑落。

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英国人依旧保留着内心之中的高傲,根本不愿意相信庞大的日不落帝国,不相信这座冰山正在消融。

但从报告书中,钟泱早就看出了这个老牌列强的日暮之色。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其经济力量的衰退。

一战之后,英国在总体实力上已经让位于美国。即便还未沦为二流国家,可早已相去不远。从表面看,似乎是战争让英国从顶峰跌落下来,其实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期就已经隐含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以后英国就在经济发展上显露出疲态。

拒绝对实力要到1913年才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但对于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地宫的情报分析师们认为这一时期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对组织理解为何英国从强国地位上滑落至为重要。

这首先的一点就是英国丧失了工业科技的优势。英国虽然作为第一次工业**的先行者和绝对领导者,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手工业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额。

所以第一次工业**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英国在1870年前或许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而第二次工业**无论从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业**所能比拟的,对于一个国家更为关键。

然而,第二次工业**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但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即便是英国发明的先进技术,也因工业界的保守思想而没有发生积极作用。

可以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机制,它们并没有跟在英国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精髓,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新兴产业。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中的领导权,不仅依靠着煤和铁,也与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发明息息相关。同样,德国和美国的发展也与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紧密相连。

这对于钟泱想要在中国开展工业化道路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英国人的错误和教训,必须引以为鉴。

其二,英国的资本阶级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英国经济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为支柱产业,英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是保持英国经济优势的关键因素。但到1870年以后这些产业的设备都已陈旧落后,英国没有及时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虽然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展,英国仍能保持经济的低速发展,但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减少了。当然对于像英国这样已经形成工业化规模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

但当前的情况是:哪个国家在新兴工业部门占据优势,它就可以开拓新兴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由于惯性力量,造成英国在新兴产业的研发方面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因此英国新兴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低,其产值到1903年只占工业总产值的6.5。

其三,英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英国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其中美洲占37,已经超过在本土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国只占19。资本的输出使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在国际贸易中也获利甚丰。

但是,资金不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长此以往,便制约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造成英国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并且形成了国内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依赖性的经济是十分脆弱的,英国经济必须围绕着国际经济运转,必须确保无形贸易的收入,必须确保金本位制、自由贸易政策和平衡财政等经济手段的有效运行。

一旦这些条件改变,经济的依赖性必然成为一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力量。这在后来发生的两次大战中得到了印证。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种战略弱点。

翻看着这一页页的资料,钟泱也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大英帝国的迟暮之态,深深的震撼着钟泱的心灵,腐朽的制度,足以让人对之惋惜,并且作为前车之鉴。。.。

更多到,地址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之婚典(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