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我是大周太子妃最新章节列表 » 申伯与“谢”氏起源 (1/1)

申伯与“谢”氏起源 (1/1)

文/紫藤梦月
我是大周太子妃 | 本章字数:58.2万字 | | 我是大周太子妃txt下载 | 我是大周太子妃手机阅读

申伯:炎帝之后,姜姓,祖先伯夷为尧舜时期人,为炎帝十四代孙,四岳氏的首领,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申部落人以电为图腾,申国,开始只是一个小国,对周朝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到周厉王时,申伯却有了辅助社稷的机会,周厉王是一个暴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针对他的统治而言。厉王的暴政终于导致了民变,厉王逃往彘地避难,朝政由周公、召公、申伯等人摄行,史称“共和行政”。

申伯的女儿是厉王的妃子,太子姬静为她所生,厉王死后,姬静继位,即宣王。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时,为了遏制“南土”楚国势力的崛起,又能“封建亲戚以蕃屏国”,宣王于公元前827年或稍后改封其舅申伯于南阳,建立申国。

南阳,原为西周谢国封地。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从淮夷前线调至南阳,“于邑(城垣)于谢”,“定申伯之宅(宫室)”,营建先王“寝庙”,划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国的时候,宣王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诗歌咏其事,《崧高》译文为: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

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

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

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申伯勤勉能力强,王委重任理南疆。

分封于谢建新邑,南方藩国有榜样。

周王下令与召虎,申伯新居来丈量。

申伯升为南国长,子孙继承福祚享。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树表率于南国。

依靠谢地众百姓,修筑封地新城郭。

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田界重划过。

周王下令给傅御,迁去家臣同生活。

申伯建邑大工程,全靠召伯苦经营,

墙垣厚实是坚城。宗庙也已修筑好,

富丽堂皇面貌新。周王有物赐申伯,

四马驾车真健劲,带饰樊膺闪闪明。

周王赏赉给申伯,大车驷马物品多。

我已考虑你居处,不如南方最适合。

郑重赐你大玉圭,镇国之宝永不磨。

尊贵王舅请前往,回到南方安邦国。

申伯出发果动身,周王郿地来饯行。

申伯如今回南国,去往谢邑即启程。

周王下令给召伯,去把申伯疆界定。

路上粮草要备足,保证供给快驰骋。

申伯勇武有豪情,前往谢邑入新城,

步卒车骑军容盛。周邦人民皆欢喜,

国有栋粱得安宁。尊贵显赫贤申伯,

周王元舅封疆臣,文武双全人崇敬。

申伯德高望又隆,品端行直温且恭。

安抚万邦功劳大,誉满四海人赞颂。

尹吉甫创作这首诗,篇幅既长情亦重,曲调典雅音节美,赠送申伯纪大功。

申伯就国南阳后,改进石、陶生活用具,发展金属生产工具,扩大黄牛饲养,鼓励国人垦荒。同时调整防御思想,加强战车与水军建设,有效地阻止了楚国势力的北进,为南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宣王中兴”作出了贡献。公元前688年左右,申国被楚国灭亡,申伯的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此为题外话。

(快捷键 ←) 上一章:关于大司寇地位下降的原因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