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食王传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一六章 年关忙 (2/2)

第四一六章 年关忙 (2/2)

文/小灰雀
食王传 | 本章字数:563.03万字 | | 食王传txt下载 | 食王传手机阅读
,那些路远的掌柜就都要动身的,时间所剩不多,一时半会,哪里去临时搞新东西来?不由为自己的一时兴起而后悔。

但年总是要过,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在吃鱼丸的时候,让王况抓住了思路,小食么,就是那种边做边吃,让食客能看到现场制作的是最有味道的,鱼丸因为做起来动静太大,所以那些小食铺做鱼丸都是在住处做好了再拿到店里卖的,给人的新鲜感觉就不是那么浓。

但是和鱼丸的脆感有点类似的还有一种东西,后世是遍地开花的,那便是扁食,扁食如果将陷换成和水饺类似的,就成了馄钝,但王况认为扁食就是扁食,绝对不是馄钝,其特点是脆,滑,关键就在馅的制作上,要做出好扁食,其馅就要经过长时间的捶打,将瘦肉捶成糊状,而不是剁成糊状,剁的馅其纤维被切断了,就形成不了又脆又筋道的口感。

办法很简单,也很繁琐,简单就简单在只要选好无筋瘦肉,加点盐,用一把木捶反复的捶打,力道要大,但又要保持肉馅不会到处飞溅,所以太大也不行,这里面有个度的掌握。繁琐就繁琐在捶打时间不能短,这就类似于和面,和的时间越长,擀出的面条就越筋道,后世不少沙县小吃为了节约捶馅的时间而在其中添加了碱以加速肌肉纤维的分离过程,但味道上却是差了许多,吃起来满口的碱味,可以说,这个做法确实是提高了效率,但也使得扁食失去了其本身的风味。

扁食的味道在汤里,一碗好的扁食,应该是汤鲜馅脆,舀一个带汤的热热的送到嘴里,先是汤鲜味浓将舌头的感觉调动了起来,然后是扁食皮的滑,再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和滑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口感就相互的交织起来,反复的刺激着齿舌,让人欲罢不能,如果在大冷天,这么热热的吃上一碗,温度有了,口感有了,从脚心能暖到头皮去,端的是一种享受。

建安竹雕匠多,做一把硬木锤并不难,碗口粗的直柄锤(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柱体,小的是把手,大的是锤身)在王况要求的第二天就送了过来,然后王况关起门来,和孙嘉英在厨房里乒乒乓乓捣鼓了半天,总算是做出了合格的扁食来,并在第二天就传授了下去,由富来客栈的几个帮厨负责传授给那些小食铺的掌柜。

可能那些早学到的也看出了这捶肉馅的麻烦来,富来客栈仁义,咱也不能让师傅们累着是不?于是第二天,考评局里新盖好的院里就也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捣锤声,这就是那些先学的教后学的了,如此形成个金字塔形的传授下去,年前,大家就都掌握了。

擀扁食皮不难,见到实物就都不用教大家就知道怎么做,反正就是个要薄,薄到烫熟了之后要能透明到见到里面粉红的肉馅。

这个年关,不光是小食铺的掌柜们忙,其他开不起小食铺,但也在外地走街串巷挑副担子的人也是不少,这一道新的吃食,也是适合他们的,本来挑担子的,能有一样两样的就够了,但以后还是要用啊,要是攒够了钱,能买个铺子,当然是要花样多些的好,反正技不压身,能多学,那就多学。

石匠木匠泥瓦匠们也忙,建安一下子多了三个衙门(考评局,尚食监,建西筹备局),一个安逸王府,又是一波大兴土木,一派热闹景象,对这些,建安人已经麻木了,建安年年都在变模样,年年都在盖新房,倒是那些外来的人,常常是一年没来,许多人就都不认识路了。

王况的这个年,注定要过得不安宁,这才小年刚过,朝廷又来了天使,搞得王况都要怀疑李世民是不是存心的不让自己过个安稳年,想让自己搬到长安去住的。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一五章 有人记挂(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