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汉国往事第二部最新章节列表 » 第51章第四节社内服务体制 (2/3)

第51章第四节社内服务体制 (2/3)

文/蓝猫blct
汉国往事第二部 | 本章字数:289.72万字 | | 汉国往事第二部txt下载 | 汉国往事第二部手机阅读
秋收的时候他们吃什么?”

人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让社里给种草的户里发补贴,出社里的钱。但是旋即另外有些人就反对,认为按海国夫人先前说的,有限的社资不能乱用,可以借贷给这几户,帮他们纾困,这样社里明年还能拿到利息。前一种措施的支持者显然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要真的施行这个制度,种草的人户会在社里背上债务,以后就没人想要种草了。

“这两种主意,看起来一个是对社资不好,就是社资用给了不干活的人——抱歉我说得这么直接;另一个是对农户不好,因为这几户本来在社里的生产计划中被强划成了不干活的人,没有任何收获,却要还债。”乐正绫说。

“是啊。夫人,这怎么办呢?”

“我出一个主意,想办法让社资用到地方上,这八户兄弟姐妹又有事情做,对他们又好:每家每户既然要为社里出劳动日数,或者妇女需要参加家庭或社里的劳动,那么孩子怎么管?这八户人家刚好今年不种田,劳动力也有限。他们可以在社里组织一个公益院,如果你们家里妇女要劳作,就可以把孩子们送到这那个院里,请他们帮忙照顾,等父母回来的时候再带回去。刚好小朋友也喜欢聚在一块玩。”阿绫提出了昨天小楼提出的主意,“然后呢,社里只需要分配一部分社金作为公益金,公益金覆盖的人就是这八户兄弟姐妹和小孩子。”

这个主意让现场沉默了下来。

“不仅是小孩子可以去那个公益院,像家里残废的老人、卧病的,需要家人照顾的人,都可以受这公益院的覆盖。我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原来各家各户都要各自出资来照顾家里的人,现在壮年的男女们,只需要缴社资,家里能没有负担,两三个人一块上阵去,不管给自己家做还是给社里做,也增加了劳力。而且大家一块养老扶弱,总比一家一户各自抚养要方便,也省钱。”

“当然了,我知道亲眷子女是大家手心上的宝贝。把人送到这种公益院去,肯定要确保不出什么事,比较可靠。”天依补充道,“所以公益院里不是只有八户人,社里还可以选一个或者两三个人,作为保育员,也过去帮忙照顾。这样大家把人送到公益院里就放心了。”

农民们都开始合计她们的话。确实,组建了这个合作社以后,原来分门别户单打独斗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在没有地主和大户的村庄,确实村里终于有了条件做这个单独一家没法做到的事,还能减少成本——就算有了庄园主,他们也不会干这种事的。而且,既然社里要让每人服劳务,那自己干着田,让内妇去跟村里其他女眷一块代日数,还不用雇人代工。成本确实可以节省下来。

只是这个公益事业对于他们太陌生了,自打开天辟地以来,他们就没听说过村庄里有这种事情——除了听说古早时一块耕田的祖父老辈,他们那会似乎有点这个意思。

族公和杨乌们看向了写字先生。以他们自己的力智没办法分出这办法可不可行来,里中的写字先生读过经书,看他怎么看。

“老夫想,海国夫人要办的这个协田社,颇有古风啊!”写字先生放下毛笔,捋起白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依说出《礼记》中的相关句子,“协田互助,村里为公。一人一票,选贤举能。办公益院,壮有所用,弱有所养。我们这主意全是从经书里面来的。”

“从经书里面来的。对。”写字先生笑道,“而且不用出一个巨富的人,大家光出朝廷的轻赋,就能做成,不用花君上的国帑。要真能成事,老夫也想招呼我那边的乡亲们结这个社。”

“我们这一套主意并不主要是从经书出发的,而是从成本出发的。”乐正绫向大家重申,“大家耕田种地都有成本。大家原先从族里出来,分家分户,就是每个人把土地分到手自己种,每家每户就上心,这样顾好了土地,土地就给你长东西,种同样百石粮花的成本更低了。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什么呢?铁犁、耕牛、沟渠、轮作都出来了,用这几样,同样的力气还可以种更多粮。可是这四样事不是单家独户能做成的了,单家独户做这个成本高,负担不起,但是大家一块做,成本又低。这叫气运的一个流转,原先的气势,分出来成本低;现在的气势,合起来成本低,大家就要合起来。”

“像绅士富豪,他们不是也是合田合资做的庄园么?我们做的也接近庄园。可是他们的庄园,农民卖了地在里面,要交给他们二分之一的重税,生不如死!”天依更举了时下土地兼并的成例,用其他地方农民的惨状来渲染危机感,“看那些贫农在里面,真叫一个,人穿牛马的衣服,还好我们尚未落到那种田地!现在我们自己办庄园,一样的多资,一样的办田,但是我们每户人都话着庄园的事,彼庄园的农夫向绅豪交二分之一,我们光交十五分之一、三十分之一,甚至朝廷赋税都可以直接让社里包税。又有公益,大家生活均匀,卖粮的时候又好跟粮商抗衡。好处实在不胜举,自然是符合经书的。”

“包括这个成本,我们再看看社里以后的制度,原来老孺要各自养,现在统一出钱养,要抚养的能得抚养,能劳动的壮男女又能安心劳动,家

(快捷键 ←) 上一页:第51章第三节章程(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51章第五节投资项目(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