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剑焚九天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琴剑(下) (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琴剑(下) (2/2)

文/石径寒山
剑焚九天 | 本章字数:409.05万字 | | 剑焚九天txt下载 | 剑焚九天手机阅读
一色,万里动微茫,江涵秋影;

第二段江涵秋影,江涵秋影,风潇潇,送旅雁南归。只见那一双双封,摆列头着字样儿在天际。数声嘹唳也,不胜怨,谁知;

第三段栖宿平沙,楚江秋老,萧疏两岸芦花。和那千树丹枫,一轮明月,的也风波荡漾,吹动雁行斜。又见雁行儿背流霞,向那水云落下。呀呀的渐离的云汉路,而共立在那平沙。相呼唤也吱喳,无羁绊的也堪夸;

第四段惊飞不定,夜深人静也,底事又惊飞,栖止不定。只听哑哑的也一声清,扑扑的乱攘波影,纷纷的嘈杂也恁悲鸣。想只为江枫渔火相近了芦湖,怕受人机矰。故不辞劳顿也,冥然避戈腾;

第五段朴落江皋,试看他飞上云端,扰扰攘攘,只在空际回旋。猛可的又群然一声划剌江皋。乍静也。却又哀鸣转高。声声也嗷嗷,以诉说劬劳也,怆然封月哀号;

第六段余音娓娓,数声急骤,乍因何事侜张,却又从容作软商量。鸣声渐缓,余音娓娓,直数到月移砧断,漏尽更长。

尾声,孤客不堪听,最可怜山高月冷。

越到最后,越是说不尽的悲呛凄凉,这个时候,水月道人刚刚进行到第二段,正是双雁南飞,振翅翱翔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机,水月道人的琴音音调大涨,开始攻击。

含元道长的《高山流水》,最早归入《太古神品》中,有高人其解题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高山》短些,《流水》长些,都不分段,所辑很可能是唐代的曲谱,指法也确有晚唐和宋初的痕迹。

含元道长现在抚的就是是《流水》一曲,《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含元真人现在的曲调,也正好抚到了第二段,琴音也渐渐活泼高昂,与水月真人的《平沙落雁》短兵相接。

两人的琴音一开始相接,半空之中就凭空出现了一丝丝的白汽和崩裂声,大家开始打起精神,仔细看起两人的争斗来,此时,天空一碧,远远的都能看得见两人的神情,只见水月真人面色凝重,十指挥动迅速,百会穴上一股白汽若隐若现的出现在空中。

另外一边的含元真人也不敢怠慢,早已收起了一直以来的笑脸,袍袖连挥,罩在琴弦之上,显然也是运足了真元,催动琴音。

两人的琴音在中间相持良久,含元真人突然站起身来,双手也离开了琴弦,但是琴音仍然袅袅不停,他的真元汇集成线,好似十根手指一般,正是以真元远远的操控琴弦。

武当派有些辈分较高的弟子看含元道长脚踏天罡北斗方位,每一步都走的很慢,正是武当内家修行时的步法。武当弟子们平日里都很少看见含元掌门如此慎重,看来确实是遇上了不可小视的强硬对手。

他双手虽然离开了琴弦,但是体内真元激荡,好像有十个看不见的手指一般还在不停的按动琴弦。

眼看两人拼斗的难分难解,众人也看的眼花缭乱,突然,含元真人步法一变,开始快步游走起来,双袖也挥舞的飞快,弹奏的正是《高山流水》的第三段,流水潺潺,从峭壁中飞流直下,半路中被悬崖中间的巨石所阻挡,水流咆哮着,一下子分成了两股。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天魔琴—上》-- by:dad856|61997|17091549 -->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百二十一章 琴剑(上)(2/2)章节列表(快捷键 →)